思瑜 記錄 2022.4初溯-風美溪苦花潭溯行時間紀錄
【日期】
2022.4.10
 
【隊伍組成】
思瑜(領)、浚名(清大嚮)、五香(東華OB)、又方(成大OB幹部)、天赫(實領)、雅郁(實領)、宇謙(實領)、閎聿(新)、振偉(新)
老新比:3:6
有無溪谷經驗比:5:4
4人無溪谷隊、且無登山渡溪經驗,但幾乎學員皆是岩場幹部,且有穩定攀岩習慣,皆有清大岩場over前先鋒能力,抱石V2以上。
 
【路線概況】(此為出隊前審隊資料)
a.水源:沿路皆有水
b.路線概況:溪床寬,巨石無限,超越想像的巨石。少深潭、瀑布,大多可攻可繞
c.通訊點:全線幾乎皆有
(以上取自2015清大楓橋驛站紀錄)
d.預計地形:
 
1.岩縫
渡過策略:如果兩份紀錄都是指架繩岩縫,那就注意2019影片的岩縫地形,循石縫鑽,依2019影片應可不用架繩
紀錄說明:
溯行時間2hr20min,左側高繞,側坐著滑過長約6m的狹窄岩洞。(臺大,2018
溯行時間1hr35min處,第一個開繩地形。右岸為一水流強大3M攻不上去,左岸有高遶架繩鐵環痕跡,在此紹安輕裝上去架繩,我則重裝推Jumar上,非常難上(因為帶動力繩Q) 中間為一大石水流陣,後來發現人包分離可以輕鬆鑽過去,其他隊員從那點過~過地形時間35min(清大,2015
 
2.苦花潭前五米巨石瀑與上苦花潭
渡過策略:沿右岸前人架繩攻擊上後給大家推Jumar,注意高繞處
紀錄說明:
約五米高,無法直接攻擊。右岸有前人架繩,威龍沿著爬上去後大家陸續推Jumar而上,高繞即到苦花潭。右側又有架繩,可繼續高繞上瀑頂。(臺大,2018
左岸四米雙瀑,從右邊石頭鑽上去,通過時間10min即到苦花潭(清大,2015
苦花潭前有一扇形巨石小瀑橫阻於前,攻擊手可從右側岩縫節理面上攻架繩,亦可帶隊從右側高遶而上,上苦花潭可從右側爬上中間岩盤後,縮身穿過瀑布水簾到達左側,之後則可輕易爬上,帶隊時亦可從右後方尋山路高遶而上(出去走走,2011
 
e.撤退方案與關門時間:若8:30出發,11:00未推到溪流轉西處,則原路回去;若過溪流轉西處,尚未遇地形撤退則原路回撤;若已開始渡過岩縫與巨石瀑則推完
 
f.本次行程概述:
過七分醉後,看到基座是紅色的小橋即為風美橋(出去走走,2011),跨過橋的右側下溪(鄭學誠,2019),有明顯下溪路。風美橋後多巨石,約行進1hr10min溪流轉西(清大,2015),轉西後,(以臺大行進1hr50min推測在轉西過後)可能會遇到五米巨石可攻擊或取右後高遶(臺大,2018;清大未描述此地形),接下來遇岩縫,注意循石縫鑽即可,拉繩即可輕易攀上(鄭學誠,2019),或是注意往中側推,不取右岸難攻瀑或左側高繞(清大,2015),苦花潭前左岸有4米巨石瀑,可沿右岸前人架繩,攻擊上後給大家推Jumar,注意高繞處在右側。即至苦花潭接上切山路完溯,行程時給浚名判斷找尋適合地點訓練,遇地形會盡量開繩練習。行程本身,應是可以全程不需用到上升器與8字環(鄭學誠,2019)。
溯行時間短,約3小時(臺大2hr45min、清大3hr10min),若過地形能力較差,則約6小時(鄭學誠),但選擇多餘時間不繼續往風美中游推,因為後段地形主要以爬石頭為主,且推到上切點要6小時(山野書生,2019)。
 
【實際紀錄】
 
8:39神仙谷停車場,GO
8:41風美橋右側下溪路,下到溪底後,介紹班底與新生給大家、提醒哨音。前一禮拜無雨,夏季溪水水量,沿左岸行(右側)。
9:04雅郁速度較慢,第一次收隊。
練習泳渡感受水流。
9:14抵寬平而淺河床,溪水過踝,盡頭有短瀑,為此路一明顯地形,第二次收隊。陽光灑落很美。
9:22前述短瀑右岸(左側)有光滑slab接岩縫鑽出,宇謙、閎聿、天赫由此練習過。
10:06有一5米懸岩於路線左側(此路線可輕易攀上),沿一旁好走路線上後,架繩在大石練習垂降與上升,大石底部水量及腰,每位學員(共6位)操作一次上升垂降,上升幾乎都在over處卡很久,操作不順會超過10分鐘,操作順3分鐘即可。與嚮導討論路線是否要繼續推,認為大家速度合理,因訓練過關門時間可繼續。
11:50續前行,GO
12:21轉西
12:36宇謙、閎聿、天赫、五香、又方練攀瀑。
12:48遇「方塊岩」,暴露感重、臂展不夠會碰不到裂縫手點,腳點尚可,宇謙已通過架傘帶,但架傘帶意義不大,因為若fall會擺盪撞向右側岩壁;從右側石縫過較簡單(但又方說最後一步怕噴掉),尤其若有人架好繩即約V0等級,振偉開傘帶,雅郁最後一步比較怕,五香、天赫兩人拉手把雅郁拉上。
(方塊岩,第一難關,見鄭學誠2019.6風美溪溯溪全程,檢自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VJG69evktE
13:04全員通過方塊岩,收傘帶
13:10抵「岩縫」地形,輪流鑽過,輕裝非常好過
(岩縫,第二難關,見鄭學誠2019.6風美溪溯溪全程,檢自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VJG69evktE
13:27全員過岩縫地形,GO
14:33抵苦花潭前最後雙層瀑,拍團體照
14:45苦花潭前最後地形,有一解理明顯巨大方塊岩,需開繩過,crux在於上到第一個平台太高,無腳點,上到第一平台後腳點大但難動,易滑落。浚名先沿此石右側(第一個腳點)上平台橫渡繼續攀爬上後,架兩條繩,其餘人推Jumar上去,若全員攀登能力不夠,不建議不架繩。推Jumar學員仍在Over小卡。
15:12五香、又方收系統。其餘人GO。此段山徑非常好走。
15:23全隊皆抵苦花潭,煮冬瓜茶,浚名教固定點架設、五香教渡溪,五香、振偉有跳水
16:55循苦花潭左岸開始上切至瀑頂,有前人架繩、有繩梯、有明顯路跡,不拉繩仍易通過;苦花潭瀑頂繞至右岸易過;上切路明顯
17:07離開瀑頂,接上切路
17:17回到產業道路,解除留守
 
溯行時間(下溪-苦花潭)約6hr40min,上升垂降訓練時間1hr40min,此為訓練隊時間,中間幾處練習攻瀑、游泳、練地形。
 
【實際行程與文字紀錄比對】
此路線無明顯誇張地形,文字紀錄不好對出;影音資料較好對,影音資料所描述的方塊岩與岩縫都有對出。
轉西處在地圖上明顯轉向、且等高線平緩,但實際上實地不好判位而出,是宇謙看山林日誌發現,不適合做為明顯判位點(除非要一下溪開始一直對方位)。
多大石,有些大石不好過,尤其是身高不高的學員,需有人開傘帶,建議帶傘帶或短輔助繩,也建議此路線每位學員要有基礎攀爬與行走能力或以上,不然較辛苦;某些需泳渡地形會踩不到底,但此地形皆不長、約三公尺以內,且無急流,多為平靜水面,救生衣斟酌攜帶即可;路線多短瀑但不會需要攻擊,但若底下無急流可以評估嘗試,本次有幾個短瀑學員有成功攀上;方塊岩對身高與臂展不夠的人較不友善,而即使他人先行架傘帶後,也因為會擺盪,抓傘帶意義不大,五香認為應該要放Tricam才可避免擺盪危險,浚名放置後,對自身攀登能力較不自信的人也選擇循右側石縫繞掉;石縫非常好過,也是一明顯地形;苦花潭前地形台大由右岸過,我們循左岸,清大2015也走左岸,紀錄上無開繩且10分鐘即過,但我們這一隊有架繩。
 
【參考紀錄】
臺大登山社
2018.05 天狼溯訓,大東神仙,檢自https://www.pttweb.cc/bbs/MountainClub/M.1544101460.A.FD4
清大登山社
2015.10 清大山社性別比無限大之風美溪溯登加里山,取自楓橋驛站
臺大登山社
2009.4風美溪溯登加里山,檢自https://www.keepon.com.tw/thread-3754c5b4-14d8-e411-93ec-000e04b74954.htmlhttp://tming-cheng.blogspot.com/2009/04/2009041112.html
出去走走
2011.8 苗栗風美溪,檢自https://qing4100.pixnet.net/blog/post/34962855-%E8%8B%97%E6%A0%97%E9%A2%A8%E7%BE%8E%E6%BA%AA
rz
2008.10 南庄風美溪,檢自https://blog.xuite.net/p123377865/wretch/138190444
 
【影音資料】
鄭學誠2019.6 風美溪溯溪全程,檢自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VJG69evktE
 
 
 



最後編輯 : 2022-04-13 17:23:41